呼吸防护小知识之滤毒盒更换不再凭感觉
转。
你的滤毒盒真的还在保护你吗?
90%的人都忽略了这个致命细节! 实验室测试数据令人震惊:当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时,苯系物的渗透率可飙升至80%,这意味着佩戴失效的滤毒盒,几乎等同于在毒气中“裸奔”!更可怕的是,滤毒盒失效时往往没有任何外观变化,使用者根本无法凭肉眼判断其防护性能是否仍在。 2022年某化工厂事故中,3名工人因超期使用滤毒盒导致急性中毒,而事后检测发现,他们使用的滤毒盒外观完好,但由于长期未更换,内部的活性炭早已饱和失效。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通过科学计算滤毒盒寿命来避免! 误区1:“闻到异味才换” 真相:很多时候有毒有害的气体是无色无味的,很难通过味觉来帮助进行滤毒盒的更换。而某些有异味气体的嗅阈已经超过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当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时,防护可能早已失效。 误区2:“感觉不闷就还能用” 真相:活性炭的吸附不同于颗粒物的过滤,滤毒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活性炭吸附导致的阻力变化很小。实验室测试显示,吸附饱和后及使用寿命终点的滤毒盒阻力仅仅增加20-30%左右, 这样的变化很难在日常使用中被感知。 误区3:“外观没变化=还能用” 真相:90%的滤毒盒失效时,外观仍保持崭新,仅凭肉眼根本无法判断其剩余寿命。 01 网页版设计 总体反应速度偏慢 上述国际品牌滤毒盒寿命计算软件均是基于网页操作,移动端的体验欠佳,最好需要借助电脑端的操作。同时猜测是考虑到数据安全的问题,这些国际品牌软件的服务器可能在国外,所以整个体验过程有卡断,顺畅性不好,常出现网页无响应或等待太久的问题。 02 对国内用户友好性 有待提高 除了3M提供了中文版本的网页软件操作界面,MSA和Honeywell均没有提供相应的中文页面操作。对于这样一款专业程度比较高的软件,对于国内用户使用起来不太友好。
在欧美国家的法规中,很早就规定了需要给滤毒盒使用岗位制定合理的更换周期,为此呼吸器世界领先品牌的公司均推出了适用其滤毒盒的寿命计算软件,如3M推出的“Service Life software”, Honeywell 推出的”Service Life of My Cartridge”, MSA推出的“Cartridge Life Expectancy Calculator”。使用者只要根据提示输入工作场所的污染物种类,暴露浓度,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气压和工作强度等信息就可以获得所适用滤盒的预估使用寿命。笔者分别体验了上述三个国际品牌的寿命计算软件。
在呼吸防护产品领域,相比于国外,这几年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都在不断更新与进步,在滤毒盒合理更换方面的相关要求亦是如此。早在GB/T 18664-2002 中就对于防毒过滤元件提出了要确定更换时间表的指示。该标准目前正在修订,并将转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在最新发布的GB 18664-202X 的征求意见稿中更加明确提出了要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或信息确定滤毒盒的更换周期。这给滤毒盒生产厂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帮助使用单位建立滤毒盒的更换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