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专项行动”宣传活动

上海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专项行动”宣传活动

燃气工作人员向市民教授如何辨别劣质液化气瓶。 

  4月25日下午,上海警方会同市燃气管理处在闵行区七宝镇七宝老街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专项行动”专题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伪劣液化气的辨别方式和危害等知识。
现场的燃气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劣质钢瓶超过使用有效期或定期未检测后,瓶身锈蚀、出现裂痕等相比新瓶和检测过的钢瓶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碰撞和撞击时,发生气体泄漏的几率要大得多。
此外,为了追求暴利,非法液化气中还会充装热值更低的二甲醚气体,不仅造成了液化气“不经用”,加速钢圈和橡胶连接管的腐蚀,更会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人在大量吸入后还会出现麻醉、窒息等症状。
针对一些不法经营者非法制售、灌装液化石油气,以次充好、谋取暴利及危害上海市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2013年,上海市公安局部署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整治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专项行动。
记者从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获悉,截至目前,上海市共查处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案件181起,查处涉案人员263人,捣毁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黑窝点”77处,收缴液化石油气钢瓶8637只,查获涉案车辆149辆;累计检查使用液化石油气餐饮单位和场所25739家次,发现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025处。
警方呼吁,广大市民群众自觉抵制购买、使用非法液化石油气,并积极向公安机关和燃气管理部门举报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违法犯罪活动线索。
 如何判断伪劣钢瓶
  燃气部门表示,伪劣钢瓶主要分为报废瓶和超期未检测瓶两大类。
报废品俗称“螺丝瓶”,是指从1996年10月1日以前生产或出厂超过15年的,护罩和瓶身用螺丝连接的液化气钢瓶。
超期未检测瓶是指仍在15年有效期内,但是超过需要检测日期的民用液化气钢瓶,一般从瓶身上的“下一次检测日期”可以判断是否为超期未检测瓶。比如2013年1月发现瓶身上日期为“2012年12月”,即可判断该瓶为超期未检测瓶。
如何判断掺入二甲醚
  燃气部门表示,普通市民较难判读液化气中是否掺了二甲醚,但还是有辨别的小窍门:
一、正常液化气火焰呈亮蓝色,掺入二甲醚后,因燃烧不充分,火焰呈黄红色;
二、正常液化气无色无味,而二甲醚有特殊的香味,闻起来煤气味道比正常液化气更浓;
三、一瓶正常的液化气可烧30多天,而掺入二甲醚的液化气一般只能烧20多天。